文章详情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武夷山“涮兔肉” 为什么得名“拨霞供”?

原发表日期:2018-02-02来源:搜狐网

原发表日期:2018-02-02

来源:搜狐网

      “拨霞供”,即涮兔肉,为武夷山的传统名菜。食法与北方涮羊肉相似。席间,将兔肉片成薄片,盛放盘中;一火锅置于桌中央,火锅内添开水(火锅内可加些香菇、海米以增加其鲜味),炉膛内放已燃木炭,锅底衬一带水大盘。四周摆数个小碟,盛有酒、酱、醋、蒜泥、辣粉等佐料。待火锅汤水沸腾,用筷子夹着兔肉片在锅内来回涮几下,肉变色后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蘸着调料食用。

      武夷山“涮兔肉”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淳祐年间(1241年—1252年)。福建泉州人林洪撰写的《山家清供》记载:向游武夷六曲,访止止师,遇雪天,得一兔,无庖人可制。师云:山间只用薄批,酒酱椒料沃之,以风炉安座上,用水少半铫。候汤响一杯后,各分一筋,令自荚入汤、摆熟,啖之,及随宜各以汁供。林洪照做,将热汤中的肉片反复拨动,而肉片色泽宛如云霞,便将此佳肴取名为“拨霞供”。并作诗云:“浪涌晴江雪,风翻照晚霞。”

      从此,此菜便在民间流传开来,延续至今。据查,林洪《山家 清供》为我国记载涮兔肉最为详尽的第一部饮食著作。武夷山“涮兔肉”选料讲究、刀工精细,保持了传统风味 ,中外游客食之赞不绝口。


 

Copyright@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
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23006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